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称为善男子、善女人?
请开示:
很多经典里说到善男子、善女人。对我们一般的世俗人来说,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称为善男子、善女人?
宗性法师:
关于善男子和善女人的标准,在不同的经典里面,可能有不同的标准。但我想有几点是共通的:
第一,向善和向上;
第二,起码具有能够淡泊名利的修养;
第三,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。
严格意义上讲,要具备这几个条件。第一个条件很重要,要亲近三宝,向善向上。后面的淡泊名利、出离心、菩提心等,都在这个基础之上。
热文推荐
-
为什么说众生平等?众生为什么平等?
我和众生是平等的。为什么平等?过去有个说法:“性上是平等,相上不平等”。但是我琢磨这话不对。不但是性上平等,相上也是平等的。为什么?第一,法性上为什么平等?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都是未来佛,都可以成佛。你能信吗?你能成佛不?一切众生能成佛不?什么时候
-
人为什么活着,人活着是为什么?
许多人觉得时间就是生命,却把时间与金钱画上了等号。 我们可以琢磨琢磨,上班期间,马路上无论是骑车的,还是开车的,都跟玩儿命似的,争先恐后往前赶。我曾经在路口问过一个人,他看起来像在外企工作。
-
现代人为什么活得那么累?
如果把社会中的人,按工作性质进行划分,大致可以分成白领阶层、上班族和打工族。除此以外,还有非社会主流的像囚犯、乞丐一类的群体。如果我们对这些群体进行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他们的问题。第一个问题:生活节奏快,工作压力大。这是白领阶层和上班族的共性。
-
科学与佛学存在微妙关系
初冬的文殊院已有了几许寒意,寺院里银杏叶大片地落下,在地面上铺上一层金黄。宗性大和尚的方丈室坐落在寺院深处的一个小院里,幽静而雅致,院子的中央养着几棵绿植和数尾金鱼,更添几分惬意。 偌大的方丈室里
-
学佛后,毛病改掉没有?脾气变好没有?
为什么你们今天来文殊院?如果你说来听我开示佛法就错了。我能给你开示啥佛法?我都给你吹牛的。我教过你们千百万遍,你们是来学佛的,不是来学我的。你说来学我就错了。你学不了我。我是光头,你能剃了吗?所以,你千万不要学我。你是来学佛的,学菩萨的。
精彩文章
-
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?
(济群法师) 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?不仅学佛是为了解脱,世人忙来忙去,也是为了解脱。挣钱是为了从贫困中解脱,成家是为了从单身状态中解脱。佛法所说的解脱,是解脱轮回,解脱生死,这才是究竟的解脱。仅仅从现象看,人们会觉得青春、爱情、财富、事业都值得追求,如果解脱了
-
什么是众生轮回的因相、果相?
(济群法师) 因相即我们每天的举止动念。我们每动一个念头、每做一件事情,包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,都会在心灵土壤播下种子。我们所做的事虽然会过去,但由此在内心形成的影像却很难消失。其力量大小,则取决于我们的执著程度。武侠小说中,有些人一生就是为了报仇而活着,也有
-
佛的世界有没有边?
(白云禅师) 佛世界没有边,各有各的佛世界。所谓无量是没有办法计算,无边是没有止境。试以银河系来讲,究竟画哪条线为边界?再举个简单的比方,像菩提寺也是无量无边,因为关庙的人知道,在南部、中部、北部、东部,甚至国外都有人知道,可见它是无边的。
-
什么是提起、放下?
(白云禅师) “提起”,一定是有所计较,有所执着,所以,就要去了解自己为什么计较,为什么执着,为什么放不下。不是只要说一句“放下就好!”问题就解决了。里面一定有很多的“为什么”。才告诉你别忘了还有一个“放下”的动作,倘若只是计较、执着,你会很累的,这些都会成
-
八风吹不动的八风是什么?
(白云禅师) 八风是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,事实上是四种相对法,一般人都喜欢得到称赞,不喜欢别人讥讽,喜欢得到利益,也就是成功、快乐而不喜欢失败、痛苦。因此,一般人常常被这八风吹得晕头转向,这里面关系到一个公案——苏东坡与佛印禅师。
-
不变随缘和随缘不变怎么解释,差别在哪?
(白云禅师) 其实不变随缘也是十二因缘法里面所说的,应该是随缘而不变。随缘而不变即随缘不变,其义如何?比如说:“烦恼即菩提”经典上有,如果杜撰一句“菩提即烦恼”,那是说不通的。不变的本身是以真如来讲;真如是个不变相或是个不变性,随缘是随着缘境你去化解什么问
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@2020
技术问题联络电邮:cnbuddhist@hotmail.com